药物能治病,亦可能致病。正确用药能精准针对疾病发挥疗效,促使身体快速康复;反之,若用药不当,如随意增减剂量、忽视药物禁忌或滥用药物,不仅会加重病情、延长治疗周期、增加医疗成本,还可能导致耐药菌产生,使后续治疗陷入困境,甚至危及生命。
安全用药不单指正确服用药物,还涵盖了对疾病和药物知识的了解、合理搭配饮食和生活习惯、妥善储存和管理药品以及遵循伦理原则等多个方面,其旨在确保药物疗效最大化、副作用最小化,提升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。
常见用药误区
误区一:剂量越大疗效越好
药物的剂量并不是越大越好,理想的药物用量,应该是能够获得最大疗效而不良反应又最小的量。一般来说,药物的剂量与药效和不良反应有关系,药物剂量过大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,甚至产生不同的药效作用。因此,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用药,切勿盲目自行加量,以免产生不良影响。
误区二:症状缓解便自行停药
在一些情况下,当药物已经达到预期的治疗目标时,就可以及时停药了,例如用止痛药止痛。但有些疾病需要长期服药,甚至是终身服药,一旦停药,症状又会反复。例如高血压、糖尿病等,目前没有特效药,只是用药来控制病情,使症状减轻。一旦停药,症状又会反弹得比服药前更厉害。
误区三:同时服用多种药物
药物的组成成分各不相同,若同时服用多种药物,可能引发化学反应,影响疗效或增加恶心、呕吐、头晕等不良反应的风险,还会加重肝肾负担,导致肝肾功能受损,甚至可能产生药物依赖或耐药性,使其不再有效或需要更大的剂量才能产生治疗效果。
正确用药的方法与要点
(1)了解药物信息
使用任何药物之前,首先应当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,关注药物的名称、成分、适应证、用法用量、不良反应、禁忌证、注意事项、有效期等内容,避免出现服用不适合自身或过期的药品。
(2)遵循医嘱用药
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、年龄、身体状况、过敏史等因素综合判断,开具合适的药物处方,并提供详细的用药指导。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规定的剂量、用药时间和用药疗程服用药物,不得擅自增减药量、改变用药频率或停药,否则可能使后续治疗更加困难。
(3)使用正确的用药方法
不同的药物剂型有不同的用药方法。口服药物一般用适量温开水送服,避免用茶水、咖啡、果汁等饮料送服,因为这些饮品可能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,影响药物的吸收和疗效;对于舌下含片,应将药片置于舌下,使其自然溶解吸收,不可咀嚼或吞咽;外用药物如乳膏、软膏、眼药水等,应按照说明书准确涂抹或滴入相应部位,避免接触到眼睛、口腔等黏膜部位,除非说明书另有规定。
安全用药是维护健康的重要环节,关乎每一个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。通过合理、安全地使用药物,充分发挥药物疗效,减少药物带来的潜在风险,让我们在享受现代医疗成果的同时,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药物,用知识守护生命的健康防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