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10月29日是第18个“世界卒中日”,今年的宣传主题是“卒中:重在预防”!
脑卒中到底是什么?
脑卒中的定义为急性脑血管病引起的局部脑功能障碍,其临床症候持续超过24小时。卒中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,缺血性卒中又称脑梗死,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,占卒中的85%。
如果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症候持续时间<24小时,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。出血性卒中是因脑血管出血所致,出血性卒中占卒中的15%。
大脑控制着整个身体,所以卒中的症状遍布全身。具体出现什么症状,取决于脑组织受损的部位。
卒中的特点
卒中的危害
危险因素
卒中有哪些征兆
1、突然出现一侧头面部、手脚麻木的现象;
2、突然走路不稳、感觉头部眩晕(警惕后循环中风);
3、突然视物模糊、出现黑朦、偏盲、复视;
4、突然说不清楚话、流口水、口角歪斜;
5、突然失语,讲不出话或者听不懂话;
6、突然剧烈头痛;
7、突然感觉身体无力、活动不灵便;
8、突然昏迷,难以唤醒。
如何识别脑卒中
《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9》指出,我国卒中患者平均发病年龄在65岁左右。但目前来看,我国卒中总体发病年龄趋势呈现年轻化。
1. 有一定慢病基础,却不重视
高血压、高血脂、糖尿病等是卒中发生的高危因素,但很多中年人并不知道,也不重视这些问题。
有些中年人不进行健康体检,等到发病偏瘫了才知道自己有高血压。有些人即便发现以后也不重视,总觉得自己年轻,能熬过去,吃点药就不管它。
2. 重口味饮食、吸烟酗酒
高盐饮食是公认的高血压危险因素之一,同时可诱发脑中风。而高糖、高脂饮食也不利血管健康。此外,吸烟会导致血管内皮功能紊乱,血栓生成增加。而有研究显示,大量饮酒可使卒中风险增加20%。
3. 熬夜、压力大、情绪激动
加班、熬夜、压力大,情绪激动也是诱发脑卒中的因素之一。长期精神紧张、焦虑必然造成交感神经兴奋,血管收缩和痉挛,同时血管压力也会增加,造成血管内皮损伤、脂质沉积而导致动脉硬化。
4. 肥胖,尤其是腹型肥胖
超重和肥胖会增加卒中的发病风险。2018年一项研究分析发现,体质指数每增加5个单位,卒中风险增加110%。
2020年12月23日,国家卫健委发布会上提到,6-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接近20%,6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率达到10%。我国超重肥胖率上升速度较快,全人群都受超重肥胖影响。